辽宁省沈抚新区滨河路11号
序号 | 论文题目 | 实验室作者 | 刊物名称 | 年、卷、期、页 | 收录情况 |
1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roperties of aerobic heated coal | 梁运涛, 田富超, 郭宝龙, 刘正东 | Fuel | 2021, 306(12): 121766,1-15 | SCI |
2 | 我国煤矿气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梁运涛,田富超,冯文彬,邵振鲁,孟祥宁,陈成锋 | 煤炭学报 | 2021,46(6):1701-1714 | EI |
3 | 煤炭自然发火的介尺度现象分析及建模 | 梁运涛,王树刚,林琦,宋双林,申宝宏,田富超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17, 46(5):979-987 | EI |
4 | Application of ventilation simulation to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ontrol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 A case study from Bulianta colliery | 梁运涛,张健,宋双林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18,28(2):231-242 | SCI |
5 | 煤层注水微观效应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 秦玉金,苏伟伟,田富超,陈煜朋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20, 49(3):428-444 | EI |
6 | Research o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andchemical inhibition effect of coal seam inhibitors | 郭宝龙,梁运涛,亓冠圣,陆伟,田富超,孙勇,宋双林 | Fuel | 2022, 310: 122483,1-14 | SCI |
7 | The Role of the Reverse Fault on the Permeability Evolution in Mining Coal | 周睿,秦玉金,胡杨 | Hindawi | 2021, 7560478:1-15 | SCI |
8 |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Mining-Induced Stress in the Reverse Fault-Affected Coal Body | 周睿,秦玉金,张志镇 | Hindawi | 2021, 5527092:1-23 | SCI |
9 | Porosity Estimation of a Porous Goaf Area Based on Seismic Wave Attenuation | 贾男,李宗翔 | 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 178 (5) 2021, 1845–1858 | SCI |
10 | Mechanism confirmation of organofunctional silanes modified sodium silicate/ polyurethane composites for remarkably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 梁运涛,高奥,孙勇,田富超,孙维丽,贺正龙 | scientific reports | (2021) 11:9407 | SCI |
11 | Detecting concealed fire sources in coalfield fires: An application study | 杜斌,梁运涛,田富超 | Fire Safety Journal | 2021,121(1):103298 | SCI |
12 | Communication Mode of Computer Cluster Network in Cloud Environment based on Neural Computing | 张伟杰,肖开泰 |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Methodologies and Communication, ICCMC 2021 | Pages: 48-52 | EI |
13 | Effects of caprock sealing capacities on coalbed methane (CBM) preservatio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case study | 田富超,梁运涛,王德明,金侃 |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 2019, 26(4): 925-937 | SCI |
14 |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irflow Self-controlling Dust Filter Respirator in Dusty Environment | 白雪 | IEEE 4th Advanc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Communicates,Electronic and Automation Control Conference | 2021,Volume4 | EI |
15 | Systematic Study on Hardware Optimization of 5G Communication | 肖开泰,张伟杰 | 2021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Methodologies and Communication (ICCMC) | Pages: 92-96 | EI |
16 |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for Harmful Toxic Gas Intrusion in High-Fire-Hazard-Risk Areas of Close-Distance Coal Seams | 王伟,梁运涛 | Journal of Chemistry | Volume 2020 | SCI |
17 | Re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Tight Sandstone Digital Rock Combined with X-Ray CT Scanning and Multiple-Point Geostatistics Algorithm | 雷云 |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 2020(06) | SCI |
18 | Supercritical CO2 fracturing with different drilling depths in shale | 杨宏伟,Yuan Zhao,Xinghua Zhang,Guojun Liuf,Xidong Dug,Deilei Shang,Yongjun Yu | Energy Sources, Part A: Recovery,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 43748 | SCI |
19 | Influence of Air Supply Velocity on Temperature Field in the Self Heating Process of Coal | 宋双林,王树刚,梁运涛,李晓晨,林琦 | SAINS MALAYSIANA | 46(11) | SCI |
20 | Optimized synthesis of isocyanate microcapsules for self-healing application in epoxy composites | 孙勇,王树刚,董晓素,梁运涛,陆伟,贺正龙,亓冠胜 | High Performance Polymers | 1 | SCI |
21 | Sources and Assessment of Mercury and Other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in Soils Surrounding the Wuda Underground Coal Fire Area, Inner Mongolia, China | 王刚,曹蜚,单冰,孟妹,王伟,孙若愚 |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 201910 | SCI |
22 | Medial axis extraction algorithm specializing in porous media | 梁运涛,Peiyu Hu,Shugang Wang,宋双林,Shuang Jiang | Powder Technology | 343 (2019) | SCI |
23 | Forecasting spontaneous combustion of coal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by index gases: A review | 梁运涛,Jian Zhang,王连聪,罗海珠,Ting Ren |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 | (57)2019 | SCI |
24 |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constant temperature difference guidance method | 孙勇,王树刚,陆伟,Ying-jiazi Cao,李金亮 | Process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131 | SCI |
25 | Seepage mechanism technical practice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of coal seam and auxiliary image simulation technology | 李江涛,贾宝山,张春华 | J. Vis. Commun. Image R. | 59卷 | SCI |
26 | Flow Field and Temperature Field of Water-Cooling-Type Magnetic Coupling | 王雷,贾振元,朱玉芹,张黎 |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1.372916667 | SCI |
27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pontaneous imbibition of water in coal:Implications for methane desorption and diffusion | Jiahao Wu, Jingcun Yu, Zhaofeng Wang, Xuehai Fu, Weiwei Su | Fuel | Fuel 231(2018) | SCI |
28 | Design of Multi-Functional Simu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Mining Speed-Regulating Magnetic Coupling | 王雷,贾振元,张黎 | Journal of Dynamical and Control Systems | SCI | |
29 | Role of chemical structures in coalbed methane adsorption for anthracites and bituminous coals | Yongshuai Fu,Xianfeng Liu, Boqing Ge,Zhenghong Liu | Adsorption | 42948 | SCI |
30 | Prediction of coal mine goaf self-heating with fluid dynamics in porous media | Yuntao Liang,Shugang Wang | Fire Safety Journal | 2017, 87:49-56 | SCI |
31 | A mechanical model for conebolts | Yuntao Liang ,Manchao He,Chen Cao ,Shuren Wang,Ting Ren |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 2017, 83:142-151 | SCI |
32 | Contrast test of different permeability improvement technologies for gas-rich low-permeability coal seams | 雷云,刘建军,张少男,张伟,王海东 |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2016, 32: 593-597 | SCI |
33 | THE LOCAL FRACTIONAL SERIES EXPANSION SOLUTION FOR | 雷云 | THERMAL SCIENCE | SCI | |
34 | Contrast test of different permeability improvement technologies for | 雷云 |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SCI | |
35 | A calibration - free carbon monoxide sensor based on TDLAS technology | 肖开泰,孟祥宁 | 2020 Applied Optics and Photonics China: Optical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AOPC 2020 | Article number: 115690P | EI |
36 | 动静耦合作用下无煤柱切顶留巷顶板成缝与稳定机理 | 刘啸 | 煤炭学报 | 45卷11期 | EI |
37 | Design of Control Software on Mining Isolation Switch Breaking Test Motor Mechanism | 王宇鹍,张红奎,李志福 | Journal of Physics Conference Series | 43952 | EI |
38 | Research on the height of overlying strata “three zones” in deep coal mining | 杨宏伟,钱志良 |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第565期 | EI |
39 | Flameproof permanent magnetinverter motor design based on Maxwell | 王雷,刘佳,朱玉芹,王新铭 |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 中国北京10月13-16会议 | EI |
40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Ansys-based Scraper Conveyor Permanent Magnet Frequency ConversionIntegrated Machine | 王雷,刘昊,朱玉芹,王新铭 |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Automation | 中国北京10月13-16会议 | EI |
41 | Determination principle of residual Gas and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Measurement | 杨宏伟,韩兵,钱志良 |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第526期 | EI |
42 | The Research of Coordination Extraction from the Stope Gas with Partition and Time-sharing | 杨宏伟,钱志良 |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第546期 | EI |
43 | Application of Rescue Simul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for Coal Mines Based on UWB Technology and TDOA Algorithm | 王洋洋,郭长娜,金树军,朱世安 | 2020 IEEE 4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Networking,Electronic and Automation Control Conference | 2020 | EI |
44 | Research on Multi-directional Gas Drainage Technology in Goaf of Working Face | 钱志良 |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第526期 | EI |
45 | Application of Evolutionary Algorithm in Intelligent Analysis of Mining Instruments | 肖开泰 | 2020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SMAC (IoT in Social, Mobile, Analytics and Cloud) (I-SMAC) | 2020,Page(s):573 - 576 | EI |
46 | Coal Mine Geology Digit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 高宏 | 第六届能源科学与化学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SCE 2020) | 565 (2020) 012021 | EI |
47 | 高地应力条件下高压空气爆破卸压增透技术实验研究 | 赵洪瑞 | 煤炭学报 | 2019,44(04) | EI |
48 | Mobile Edge Computing for Intelligent Mining Safety: A Case Study of Ventilator | 张玉春,赵亮,杨凯奇,徐乐西 | The NGDN workshop | ISPA-NDGN-7 | EI |
49 | A Review of Routing Protocols for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 for Miner Safety | 张玉春,赵亮,尚嘉欣,时俊玲,苏鹏,关云冲 | The NGDN workshop | ISPA-NDGN-12 | EI |
50 |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nnecting and Breaking Capacity of Low Voltage Mine Electrical Apparatus | 马龙 | IOP Institute of Physics | Volume 1549,Year 2020 | EI |
51 | Design of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Device for Mine Isolation Lighting Signal | 马龙,陈青 | IOP Institute of Physics | volume 1549 Year 2020 | EI |
52 | Study on Intelligent Mine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马龙 | IOP Conference Series | Volume 558-2020 | EI |
53 | Internal Flow Field Simulation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of Gas Sensor Test Device for Pipeline | 邹晓旭,边建朝,马云龙,王玉成 | 2020 IEEE 5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Conference | IEEE ITOEC2020 | EI |
54 | Study on Stability Analysis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Floor Rock Roadway in Dynamic Pressure Stope | 许幸福,刘聪,张淞源 |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第440卷 | EI |
55 | Optimum Design and Modal Analysis of Reducer Worm Drive for Belt Conveyor by Matlab and ANSYS | 边建朝 | Proceedings of 2019 IEEE 4th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 and Automation Control Conference | IEEE IAEAC2019 | EI |
56 | Methods for Measuring Permanent Deformation and Error Analysis of in-service Connecting Pieces of Narrow-gauge Mine Car | 边建朝,马云龙,邹晓旭,陈凡东 | 2019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Equip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461 | EI |
57 | Multi-function Fast Networking Rescue Life Escort Benan Watch | 孙晓东,李延富,陈骋,孙娜 | IEEE ITOEC 2020 | 4 | EI |
58 | Research on Technology of Motor Mechanism in Mining Isolating Switch Breaking Test | 张红奎 | The 3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 30 | EI |
59 | Photovoltaic-grid Complementary Electric Charging System Based on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 唐勇 |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Research | volume 185 | EI |
60 | Design of Mining Isolation Switch Action Torque Test System | 张红奎,袁子云,Bo Li,Xin Jin | The 31th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 31 | EI |
61 | The Analysis of Explosion Pressure of YB3 Motor by ANSYS | 陈凡东,边建朝,邹晓旭 | 2019 IEEE 3rd Information Technology,Networking,Electronic and Automation Control Confereence | IEEE ITNEC2019 | EI |
62 |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Effect of Hole Plate Size and Initial Pressure on The Pressure of Methane-Air Explosion | 陈凡东,马云龙,杨光鹆,刘艺平 |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330 | EI |
63 | Research on Temperature Rise Inspection Technology of Low-voltage Cable Junction Box Used in Mine | 张红奎,袁子云,Cun-hu Duan,Bo Li,Xin Jin | The 31th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 31 | EI |
64 | 煤炭自然发火介尺度分析:从表征体元宏观模型到孔隙微观模型 | 梁运涛,王树刚,蒋爽,胡沛裕,林琦,宋双林 | 煤炭学报 | 第44卷第4期 | EI |
65 | 管道瓦斯爆炸流场及其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 祝钊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46(2) | EI |
66 | 低透气性煤层减漏增透综合增抽技术 | 潘竞涛 | 天然气工业 | 39(04) | EI |
67 | Investigation on the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permanent magnet governor and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heat conduction | 王雷,贾振元,张黎 | Case studies in thermal engineering | 13(2019) | EI |
68 | A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Routing Protocols for Tramcars in Mining Industry | 丁维国,徐瑞,许帮贵,肖长亮 | IEEE Ithings 2019 | 2019年 | EI |
69 | 矿用大功率辅助散热式磁力偶合器温度场 | 王 雷, 贾振元,朱玉芹, 刘 昊,张 黎 | 机械工程学报 | 第54卷第18期 | EI |
70 | 义马煤田临近逆冲断层开采冲击滴压发生机理 | 吕金国,南存金,张寅,谯永刚,唐治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第35卷第3期 | EI |
71 | 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地应力、瓦斯压力作用机理探讨 | 朱立凯、杨天鸿、徐涛、赵国会、谢正红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 第35卷第5期 | EI |
72 | Research on Brushless DC Motor Mechanism of Coal Mine Isolation Switch Breaking test | 张红奎 | The 3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 2018年6期 | EI |
73 | Analysis of the Soft Starting of Adjustable Speed Asynchronous Magnetic Coupling Used in Belt Conveyor | 王雷,贾振元,张黎 | ICSEE会议 | EI | |
74 | A Study on Power Balance Control Strategies of Mining Variable Speed Magnetic Coupling Based on Fuzzy Self-adaptive PID | 王雷,贾振元,张黎,王新铭,李梁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 2017 | EI |
75 | 煤无氧升温中CO产生及变化规律的光谱分析 | 王连聪,梁运涛 | 煤炭学报 | 42(7) | EI |
76 | 基于孔隙水压力消散的排土场边坡动态稳定性研究 | 缪海宾,王建国,费晓欧,韩猛 | 煤炭学报 | 2017年09期 | EI |
77 | 激波诱导瓦斯爆炸反应动力学计算模型 | 梁运涛,王连聪,罗海珠,冯文彬 | 煤炭学报 | 2017,42( 6) :1475-1481 | EI |
78 | 近浅埋大采高工作面关键层破断规律研究 | 王刚, 罗海珠,王继仁, 田富超,王帅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45(3) | EI |
79 | Key Technology of Affecting the Quality and Cost of Solid Sealed Pole | Zhang Hong-kui (张红奎), Lang Fu-cheng(郎福成) | The 28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 | 2016年5月6309-6312页 | EI |
80 | 煤矿勘查中煤岩瓦斯解吸过程模拟实验装置 | 李奇,秦玉金,高中宁 | 四川地质学报 | 40(3) | 中文核心 |
81 | 沁水盆地煤储层孔隙分形特征及其对瓦斯吸附的影响 | 张少锋,李雅阁,秦兴林 | 煤炭科学技术 | 2019第47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82 | 水分影响下的烟煤瓦斯吸附特性(Gas adsorption property of bitumnous coal under water influence) | 秦兴林 | 煤矿开采 | 2018第23卷(总第140期) | 中文核心 |
83 | 煤体孔隙结构及渗透率对不同时长酸化作用的响应规律研究 | 秦兴林 | 煤矿安全 | 2020第51卷第12期 | 中文核心 |
84 | 地面钻井抽采工作面瓦斯高位环形体参数的模拟研究 | 郭忠凯,黄鹤,余国锋,陈本良,程海燕,于云飞 | 煤矿安全 | 2020,51(12):40-44. | 中文核心 |
85 | 低透气性煤层的点式水力压裂增透试验研究 | 梁文勖 | 煤矿安全 | 48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86 | 基于达标抽采量的顺层预抽钻孔抽采半径确定方法 | 梁文勖 | 煤矿安全 | 第50卷05期 | 中文核心 |
87 | 综采工作面上覆岩层裂隙动态发育规律 | 张哲 | 工业安全与环保 | 2019年第45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88 | 矿用呼吸器面罩泄漏率测试装置 | 张宇佳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89 | 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确定 | 王伟 | 煤矿安全 | 2020,51(12) | 中文核心 |
90 | 煤田火灾探测与治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王伟 | 煤矿安全 | 2020,51,(11) | 中文核心 |
91 | 基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移动监控平台研究 | 张洪亮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11期 | 中文核心 |
92 | 膜分离制氮装置分流器近均匀分风设计 | 潘亮 | 煤矿安全 | 2020年第7期 | 中文核心 |
93 | 矿用气相色谱仪的构成及应用 | 房文杰 | 煤矿安全 | 第8期,第51卷 | 中文核心 |
94 | 高瓦斯易自燃煤层高抽巷瓦斯抽采与浮煤自燃耦合研究 | 杜瀚林,于贵生 | 煤矿安全 | 第12期 第50卷 | 中文核心 |
95 | 煤矿机器人检测检验技术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郭长娜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96 | 矿用锂离子蓄电池电源短路保护试验系统 | 郭长娜 | 煤矿安全 | 第8期第51卷 | 中文核心 |
97 | 基于CAN总线的矿用传感器远程在线升级功能设计 | 宋益东 | 煤矿安全 | 第51卷 第8期 | 中文核心 |
98 | 基于CAN总线多主通信技术的监控分站设计 | 宋益东 | 煤矿安全 | 第51卷 第7期 | 中文核心 |
99 | 一种射频抗电磁干扰的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 | 宋益东 | 煤矿安全 | 第51卷 第1期 | 中文核心 |
100 | 煤矿防爆电器技术发展与探讨 | 朱世安,李者 | 煤矿安全 | 2020第51卷10期 | 中文核心 |
101 | 瓦斯放散初速度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郭朋帅,高建宁,张春璞,陈旭 | 煤矿安全 | Vol.51No.7 | 中文核心 |
102 | 煤岩破裂电磁辐射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 乔联,高建宁 | 煤矿安全 | Vol.51No.6 | 中文核心 |
103 | 基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数据回放系统 | 张洪亮,洪玉玲 | 煤矿安全 | 2020年2期 | 中文核心 |
104 | 基于NeoAxis引擎的三维虚拟矿井仿真系统平台 | 洪玉玲,王洋洋 | 煤矿安全 | 2020年3期 | 中文核心 |
105 | 基于三维 GIS的煤矿井下人员精确位置地图管理系统 | 洪玉玲 | 煤矿安全 | 2020年8期 | 中文核心 |
106 | 煤田火区下采煤工作面安全开采影响程度分析 | 崔杰,王伟 | 煤矿安全 | 2020,51(8) | 中文核心 |
107 | 联络巷注氮微正压密闭漏风控制技术 | 刘忠全,王伟 | 煤矿安全 | 2020,51(9) | 中文核心 |
108 | 矿井自燃火灾超前协同防控技术 | 梁运涛,王伟 | 煤矿安全 | 2020,51(10) | 中文核心 |
109 | 预氧化对煤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 孙勇 | 煤矿安全 | 2020,51(10) | 中文核心 |
110 | 矿用磁力耦合器电封闭试验台的研制及应用 | 赫广杰 | 煤矿机械 | 第41卷第9期 | 中文核心 |
111 | 矿用多机驱动带式输送机调速型磁力耦合器控制策略 | 赫广杰 | 煤矿机械 | 第41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112 | 不同通风方式对烟气蔓延的影响数值模拟 | 薛彦平 | 煤矿安全 | 第51卷 第11期 | 中文核心 |
113 | 煤与泥页岩孔隙结构和吸附特性的对比分析 | 武腾飞,都喜东,李琪琦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11期 | 中文核心 |
114 | 巷道分岔角度对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数值模拟 | 薛彦平 | 煤矿安全 | 第51卷 第6期 | 中文核心 |
115 | 弱化后粗粒岩土力学特性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费晓欧,缪海宾,王庆花,马明康,赵贺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116 | 超大直径钻孔治理上隅角瓦斯工艺研究 | 汪开旺 | 矿业安全与环保 | 第47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117 | 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注浆过程中高吸水树脂吸水性能实验研究 | 钱志良,韩兵 | 煤矿安全 | 第8期第51卷 | 中文核心 |
118 | 基于定向钻进技术的综合立体瓦斯抽采模式 | 韩兵 | 工矿自动化 | 2019年第12期第45卷 | 中文核心 |
119 | 水下机器人永磁推进器关键特性 | 王雷,贾振元,刘鑫,刘昊 |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 25(4):33-39 | 中文核心 |
120 | 近距离煤层残留煤柱下底板应力分析及回采巷道合理布置 | 贾尚伟,樊志刚,宋祖光,娄涛 | 煤炭工程 | 2020年第10期第52卷 | 中文核心 |
121 | 基于UWB 超宽带的煤矿定位系统设计 | 肖开泰 | 煤矿安全 | 2020年第51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122 | 多排式集束钻孔区域拦截硫化氢效果分析及评价 | 高宏 | 煤矿安全 | Vol.51 No.5 | 中文核心 |
123 | 一种气液增压加载岩(煤)试件蠕变试验系统 | 张少华,宋万新,高杰,仇海生 | 煤矿安全 | 第51卷 第6期 | 中文核心 |
124 | 矿用隔离开关分断能力试验技术研究 | 张红奎 | 煤矿机械 | 2020.02 | 中文核心 |
125 | Design of the Test System for the Ability to Withstand theOverload Current of the Low Voltage Control EquipmentApplied in Coal Mines | 张红奎 |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514 | 中文核心 |
126 | 采空区两巷同注CO2防灭火效果考察分析 | 杜斌 | 煤矿安全 | 2020,51(11) | 中文核心 |
127 | 我国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 秦玉金,苏伟伟,姜文忠,陈煜朋 | 煤矿安全 | 51(10) | 中文核心 |
128 | 顶板大直径定向长钻孔参数优化与优势分析 | 李宏,马金魁 | 煤炭科学技术 | 网络首发 | 中文核心 |
129 | 大直径顶板定向长钻孔替代高抽岩巷的瓦斯抽采效果分析 | 李宏,马金魁 | 煤炭科学技术 | 第48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130 | 基于双一阶函数组合模型的不同粒径颗粒煤瓦斯吸附动力学特征研究 | 马金魁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131 | 易自燃煤层采空区瓦斯与氧气耦合致灾效应分析 | 马金魁,苏学友,赵亮宏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132 | 放顶煤工作面以孔代巷抽采管路连接方式优化研究 | 李润芝,刘浩 | 煤炭科学技术 | 第48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133 | 煤矿用卡轨人车制动性能试验研究 | 谭廷帅 | 煤矿机械 | 第41卷8期 | 中文核心 |
134 | 自动苏生器用新型减压装置的设计 | 张玉春 | 煤矿机械 | 第41卷第10期 | 中文核心 |
135 | 基于网络远程控制的矿用气相色谱仪 | 张军杰 | 煤矿安全 | 51卷第9期 | 中文核心 |
136 | 中国煤矿瓦斯抽采技术装备现状与展望 | 王耀锋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10期 | 中文核心 |
137 | 煤层脉动式酸化压裂增透技术及其应用 | 贾男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Vol.30 No.10 | 中文核心 |
138 | 抗电磁干扰技术在煤矿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 马龙 | 煤矿安全 | 2019年11期第50卷 | 中文核心 |
139 | 5G设备煤矿井下电源供电技术 | 马龙 | 煤矿安全 | 2020年第5期第51卷 | 中文核心 |
140 | 煤岩层静态爆破释能增透机制探讨 | 郭怀广,朱立凯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第30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141 | 西部矿区首采工作面主控岩层见方破断诱发动压风险研究 | 张成武,付兴玉,石永生 | 《煤矿安全》 | 51 | 中文核心 |
142 | 煤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自动测定系统设计 | 马文伟,李江涛,梁文勖 | 工矿自动化 | 第45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143 | 矿用直驱系统用筒式同步型永磁耦合器特性研究 | 王雷 | 煤矿安全 | 51(8):104-108 | 中文核心 |
144 | 无烟煤基质表面CO2和CH4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 武腾飞,都喜东,郝宇,李琪琦 | 煤矿安全 | 2020年第51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145 | 裂隙重合度对砂岩力学性质及损伤演化的影响 | 薛世鹏 | 煤矿安全 | 2020第51卷第六期 | 中文核心 |
146 | 矿用大骨料堆积隔离材料在典型小窑隐蔽火源治理中的应用 | 李树静,韦昌新,高明,于贵生,杜瀚淋 | 煤矿安全 | 第51卷 第7期 | 中文核心 |
147 | 易自燃煤层采空区N2与CO2惰性耦合气体运移规律 | 柳东明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148 | 大同矿区典型小窑隐蔽火源探测与治理关键技术 | 李树静,韦昌新,高明,于贵生,郭江明 | 煤矿安全 | 第51卷 第8期 | 中文核心 |
149 | 粉煤灰胶体隔离控制技术在花山矿复杂火区中的应用 | 杨平,梁国栋,于贵生,张学权,段滔 | 煤矿安全 | 第51卷 第8期 | 中文核心 |
150 | 基于多总线结构的低功耗全数字光口分站关键技术 | 孙晓东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151 | 真三轴加卸载煤样声发射长程相关性特征 | 薛世鹏,刘杰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第16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152 | 电源一体化区域灭火物联网光口分站 | 孙晓东,刘永革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153 | 基于STM32的矿用隔爆兼本安型读卡分站 | 王洋洋,洪玉玲 | 煤矿安全 | 51 | 中文核心 |
154 | 基于旋转门算法的数据压缩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 王洋洋 | 煤矿安全 | 51卷第1期 | 中文核心 |
155 | 利民矿16煤首采工作面底板断裂带分布规律 | 柳东明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156 | 深部煤层瓦斯赋存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 | 秦玉金,陈煜朋,姜文忠,于笑晨,苏伟伟 | 煤矿安全 | 51卷5期 | 中文核心 |
157 | 新维矿8102工作面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 饶孜,王帅,胡雷,唐辉 | 煤矿安全 | 2020,51(3):84-87 | 中文核心 |
158 | 白皎矿掘进期间火与瓦斯耦合灾害综合防治技术 | 汤平,王帅,谢先明,陈洋 | 煤矿安全 | 2020,51(2):76-79 | 中文核心 |
159 | 连续开区注氮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的影响 | 王帅 | 煤矿安全 | 2020,51(4):185-189 | 中文核心 |
160 | 煤矿区煤层气抽采经济评价技术与应用 | 黄鹤 | 煤炭经济研究 | 2019,12(29);76-79 | 中文核心 |
161 | 基于快组网可被探测的物联网本安救援手表 | 孙晓东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162 | 一种强实时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分站通信方案 | 丁远,刘鹏,于晓珉 | 煤矿安全 | 2020 51卷 | 中文核心 |
163 | 短臂大采高综放工作面注氮防灭火工艺 | 王坤 | 煤矿安全 | 第51卷 第3期 2020年3月 | 中文核心 |
164 | 高瓦斯矿井采空区瓦斯与遗煤自燃耦合灾害防控研究 | 王伟东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165 | 浅埋深高瓦斯工作面瓦斯抽放对采空区自燃 “三带”的影响研究 | 王伟东,王伟,李鹏,王刚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1期 | 中文核心 |
166 | 浅埋深薄基岩三软易自燃厚煤层防灭火技术 | 王伟东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12期 | 中文核心 |
167 | 下沟煤矿高瓦斯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分布规律 | 崔宏磊,王岩,赵海波,邹德龙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168 | 上保护层开采下伏煤岩卸压带瓦斯抽采优化设计 | 都锋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169 | 导向槽定向水力压穿防突技术研究及应用 | 任仲久 | 煤炭工程 | 第51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170 | 水力冲孔技术在低透气性突出煤层瓦斯抽采中的应用 | 任仲久 | 煤炭工程 | 第51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171 | 基于损伤危险指数的巷道围岩损伤评价数值模拟 | 任仲久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172 | 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下煤层回采巷道布置 | 任仲久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173 | 钻孔瓦斯有效抽采半径预测方法探讨 | 王晓峰 | 煤炭工程 | 第49卷,总第467期 | 中文核心 |
174 | 数理统计模型在矿井瓦斯抽采工程中的应用 | 王晓峰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12期 | 中文核心 |
175 | 地面放空管道内瓦斯爆炸传播特性研究 | 王晓峰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176 | 大直径抽采钻孔套管护孔强度研究 | 刘春刚,孙珍平 | 煤矿安全 | 2018年第48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177 | 特厚煤层综放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 孙珍平 | 煤矿安全 | 2019年第50卷第9期 | 中文核心 |
178 | 基于示踪气体技术的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漏风通道试验研究 | 孙珍平 | 煤矿安全 | 2019年第50卷第11期 | 中文核心 |
179 | 基于邻空巷钻孔技术的特厚煤层均压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研究 | 孙珍平 | 煤矿安全 | 2019年第50卷第12期 | 中文核心 |
180 | 基于WEB的矿山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上位机软件 | 刘晋尧,禹申申,孙世杰,张伟杰 | 煤矿安全 | 2017年第9期 | 中文核心 |
181 | 矿山公共信息与应急广播系统设计 | 张伟,刘明琦,李亚林,张伟杰,许宗仁 | 煤矿安全 | 2018年第12期 | 中文核心 |
182 |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双机软件切换功能实现 | 张伟杰 | 煤矿安全 | 2016年第9期 | 中文核心 |
183 | 基于KJ405T人员定位系统的出入井考勤软件系统 | 张伟杰 | 煤矿安全 | 2016年12期 | 中文核心 |
184 | 复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随地表气压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及对策 | 薛伟超,李艳增 | 煤矿安全 | 第51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185 | 倾斜煤层穿层测压钻孔设计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 马文伟 | 煤炭工程 | 第51卷第12期 | 中文核心 |
186 | 漏风裂隙内无机固化泡沫浆液扩散特性研究 | 王涛,鲁义,施式亮,王刚,晏志宏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19年第29卷第10期 | 中文核心 |
187 | 井下大断面救援通道顶管快速构建技术与装备 | 王雷 | 煤矿安全 | 12(50):85-88,92 | 中文核心 |
188 | 单孔预置缝槽控制压裂裂缝扩展规律模拟研究 | 薛伟超,李艳增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12期 | 中文核心 |
189 | 煤矿束管监测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张军杰 | 煤矿安全 | 第50卷 第12期 | 中文核心 |
190 | 通顺矿2#煤层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临界值确定 | 王金宝,刘矿生,李守国,宋佳林 | 煤矿机械 | 2017.38(05) | 中文核心 |
191 | 下保护层开采覆岩卸压及瓦斯运移规律 | 杨东 | 工业安全与环保 | 2017.43(9) | 中文核心 |
192 | 正压通风矿井近距离煤层群大采高工作面防灭火技术 | 邢真强,陈洋,王伟 | 煤矿安全 | 第47期第7卷 | 中文核心 |
193 | 浅埋深近距离易自燃煤层群开采工作面防灭火技术 | 郭海相,王伟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194 | 大柳塔煤矿22613工作面回风隅角低氧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 | 王伟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195 | 神东矿区内因火灾防治探讨 | 王伟 | 煤矿安全 | 2016,47(1) | 中文核心 |
196 | 温度对无烟煤等温脱水影响的试验研究 | 李鹏 | 煤矿安全 | 2019年第5期 | 中文核心 |
197 | 浅埋煤层综放工作面支架合理支护强度确定及其应用 | 陈法兵,李岩 | 煤矿安全 | 50 | 中文核心 |
198 | 矿用隔离开关无刷直流电机机构设计和电磁仿真分析 | 张红奎,李丹,李亚林 | 煤矿安全 | 49 | 中文核心 |
199 | 离心释放器模型的建立及运动分析 | 谭廷帅 | 煤矿机械 | 第40卷12期 | 中文核心 |
200 | 矿用无轨胶轮车失速保护系统受力部件静力分析及优化设计 | 李丹,边建朝 | 煤矿安全 | 第12期第48卷 | 中文核心 |
201 |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减速器用锥齿轮模态分析 | 李丹,边建朝 | 煤矿安全 | 第11期第48卷 | 中文核心 |
202 | 顶板灰岩瓦斯涌出异常分析及治理技术 | 李宏,马金魁,邓其根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第29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203 | 水平管内冰浆流动传热实验研究 | 白银,王琦,王长彬 | 煤矿安全 | 第49卷 | 中文核心 |
204 | 神东矿区自然发火特征共性分析及防控技术 | 艾兴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205 | 用于本质安全型设备的矿用电缆检验方案 | 王东 | 煤矿安全 | Vol.49 No.7 | 中文核心 |
206 | 催化元件的热效应研究 | 王东 | 煤矿安全 | Vol.49 No.8 | 中文核心 |
207 | 防爆仪器仪表中熔断器的安全使用 | 王东 | 煤矿安全 | Vol.48 No.7 | 中文核心 |
208 | 综采工作面回撤期间防灭火技术 | 张劲松,武腾飞 | 煤矿安全 | 2016年第47卷第12期 | 中文核心 |
209 | 孤岛工作面回采巷道的破坏机理及端头超前支护技术 | 邓康宇,武腾飞 | 矿业安全与环保 | 2016年第43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210 | 胜利矿不明采空区积水危险性分析 | 柳东明 | 煤矿安全 | 2016年第47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211 | 本安电源设计中的瞬态能量抑制 | 张岩 | 煤矿安全 | 48 | 中文核心 |
212 | 基于限定记忆模式的GM-RBF水质在线软测量技术研究 | 周鑫隆,董贺,沈楠,毛静,瞿伟,孟雅丹 | 安全与环境工程 | 第24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213 | 煤巷掘进跨步预抽煤层瓦斯技术研究与应用 | 董贺,许秋丽,孙波,周洋,闫严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第13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214 | 以孔代巷瓦斯抽采布孔间距模拟及试验研究 | 年军,高巍,李润芝,王伟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第 2 9 卷 第 5 期 | 中文核心 |
215 | 深井动压影响下山煤巷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研究 | 刘啸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第15卷第11期 | 中文核心 |
216 | 易自燃煤层工作面末采回撤期间防灭火技术 | 崔杰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217 | 极近距离复合采空区三维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研究 | 崔杰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218 | 高硫煤综放工作面启封及安全复产技术 | 崔杰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219 | 35kV煤矿电网高压断路器三相电机操动机构控制技术 | 张红奎 | 煤矿安全 | 47 | 中文核心 |
220 | 矿灯光学参数及其技术要求解读 | 张宇佳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4期 | 中文核心 |
221 | 矿用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技术指标及检验方法 | 张宇佳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12期 | 中文核心 |
222 | WebGIS及SVG在KJ310人员定位系统中的应用 | 黄玄哲,朱臣武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223 | 3#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及临界值确定 | 王永敬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4期 | 中文核心 |
224 | 唐山沟煤矿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应用 | 赵斌,周传勇,钱旭 | 煤矿安全 | Vol.49 No.7 | 中文核心 |
225 | 浅地表大范围漏风测试研究与应用 | 赵斌,钱旭 | 煤矿安全 | Vol.49 No.6 | 中文核心 |
226 | CefSharp及SVG技术在煤矿动画监控程序中的应用 | 姜佳媛,张忠文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12期 | 中文核心 |
227 | 基于can总线的井下风、水管路监测系统 | 马龙 | 煤矿机械 | 第40卷第12期 | 中文核心 |
228 | CAN通讯技术在煤矿监控系统中应用 | 马龙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12期 | 中文核心 |
229 | 瓦斯抽采影响下反馈补偿注氮工艺研究 | 侯炳超,于贵生,唐辉,陈靓,谯石 | 煤矿安全 | 第12期 第49卷 | 中文核心 |
230 | 可自校准矿用本安型温度传感器 | 于新丽,冯文彬,刘鹏 | 煤矿安全 | 2016年12期 | 中文核心 |
231 | 基于3DEC的断层孤岛工作面回采矿压显现规律的数值模拟与防治措施 | 毛晓东,吴冬梅,崔居青,于贵生 | 煤矿安全 | 第3期 第48卷 | 中文核心 |
232 | 极近距离易自燃煤层工作面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 田佰征,于贵生,唐辉 | 煤矿安全 | 第1期 第49卷 | 中文核心 |
233 | 深部开采瓦斯时空间协调抽采模式研究 | 杨宏伟 | 煤矿安全 | 第47 卷第10 期 | 中文核心 |
234 | 成庄矿瓦斯超限及突出预警系统 | 杨宏伟,李海贵,徐光亮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九期 | 中文核心 |
235 | 煤粉碎过程中低温氧化对CO生成量的影响规律 | 梁运涛,王连聪,罗海珠 | 煤炭科学技术 | 10(44) | 中文核心 |
236 | 火成岩侵入煤层工作面回撤期间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 唐辉,曲宝,杨俊民,李继民,田佰征 | 煤矿安全 | 2018年49卷12期 | 中文核心 |
237 | 王台矿大面积封闭采空区防灭火技术 | 杨宏伟,钱志良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238 | 斜沟煤矿高位钻孔合理终孔位置模拟与试验研究 | 刘振明,年军,吕晓波,李润芝 | 煤炭科学技术 | 第 46 卷第 5 期 | 中文核心 |
239 | 腾晖煤业采空区顶板超长定向钻孔模拟与应用研究 | 年军,李润芝,刘浩,回春伟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第15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240 | 防爆电器大电流试验的电流控制 | 祖安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10期(总第519期) | 中文核心 |
241 | 矿井瓦斯超限实时预警技术研究 | 杨宏伟,钱志良 | 煤炭科学技术 | 第47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242 | 变厚煤层沿空留巷变形破坏原因及规律 | 钱志良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4期 | 中文核心 |
243 | 典型沿空切巷回采工艺下近距离煤层群防火技术 | 于贵生,汤平 | 煤矿安全 | 第1期 第50卷 | 中文核心 |
244 | 近距离煤层群外延火区灭火技术 | 段西凯,梁国栋,于贵生,张学权,段涛,冯大超 | 煤矿安全 | 第11期 第50卷 | 中文核心 |
245 | 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开采上覆小窑火区治理技术 | 张立国,曹乃夫,郭海相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246 | 三道沟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与漏风测定 | 曹乃夫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247 | 葛亭煤矿俯采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 张德鹏,段西凯 | 煤矿安全 | 2017,48(03) | 中文核心 |
248 | 典型岩溶模型的高密度电法正反演研究及应用 | 刘晓,宋双林,梁运涛 | 工程地质学报 | 27(Suppl.) | 中文核心 |
249 | 大数据时代下煤企发展战略思考 | 刘晓丹 | 露天采矿技术 | 第32卷 第8期 | 中文核心 |
250 | 赵庄矿1307底抽巷钻孔注气置换深化促抽试验研究 | 刘晓辉,高宏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251 | 赵庄矿高抽巷层位布置及瓦斯抽放效果分析 | 高宏 | 煤炭工程 | 第50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252 | “ 煤-岩-煤 ” 弧形钻孔测压技术研究 | 杨宏伟,高宏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253 | 平煤十矿底板巷穿层钻孔瓦斯抽采模拟研究 | 张浩浩,李胜,高宏,杨振华,赵春阳,王箫鹤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第14卷第9期 | 中文核心 |
254 | 煤矿回采工作面硫化氢综合治理方法及效果 | 杨宏伟,高宏 | 煤炭科学技术 | 第46卷第9期 | 中文核心 |
255 | 基于碳氢同位素分析技术的瓦斯涌出构成研究 | 高宏,杨宏伟,慈祥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11期 | 中文核心 |
256 | 超大直径钻孔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研究 | 高宏,杨宏伟 | 煤炭科学技术 | 第47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257 | 煤矿硫化氢气体扩散规律及消除实验研究 | 高宏,杨宏伟,韩兵,钱志良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258 | 矿井末采期工作面高位钻孔优化技术研究 | 高宏,杨宏伟,钱志良 | 煤炭工程 | 第51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259 | 高突矿井大采高工作面瓦斯抽采技术及实践 | 李宏,刘明举,高宏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第15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260 | 变厚煤层沿空留巷支护技术 | 钱志良,杨宏伟,高宏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261 | 赵庄矿高抽巷抽采负压优化模拟研究 | 赵璐璐,杨宏伟,高宏,钱志良,韩兵,马金魁 | 煤炭工程 | 第51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262 |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数据采集方式 | 殷鹏,肖开泰,肖长亮,曾志 | 煤矿安全 | 2019年08期 | 中文核心 |
263 | 基于ABAQUS的矿车紧急制动仿真 | 洪玉玲 | 煤矿机械 | 2019年12期 | 中文核心 |
264 | 内蒙某矿内排土场稳定性分析及优化 | 鲁宁,韩猛,于玲,陈亚飞,马诗文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9期 | 中文核心 |
265 | 探究煤矿机械设计制造新技术及新工艺 | 孙海鹰 | 防护工程 | 2019年第11期 | 中文核心 |
266 | 雷达监测在滑坡信息化防治技术中的应用 | 李明 | 煤矿安全 | 第50卷 第七期 总第541期 | 中文核心 |
267 | 煤层定向分段水力压裂增透装置应用试验研究 | 马文伟,李江涛,梁文勖 | 煤炭科学技术 | 第47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268 | 不同风量及围岩温度下围岩传热的实验研究 | 王长彬 | 煤矿安全 | 第50卷 | 中文核心 |
269 | 回采工作面冰浆空气冷却器的实验研究 | 王长彬 | 煤矿安全 | 第47卷 | 中文核心 |
270 | 动态冰浆与冷水换热效果对比分析 | 王长彬 | 煤矿安全 | 第47卷 | 中文核心 |
271 | 一种基于耦合算法的矿井风流温度预测新方法 | 王长彬 | 煤矿安全 | 第47卷 | 中文核心 |
272 | 易自燃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实践 | 李东发,臧燕杰,宋双林,师吉林,赵亚明 | 煤矿安全 | 48(10) | 中文核心 |
273 | 井下爆破过程CO气体生成规律研究 | 宋双林,张占国,王坤 | 煤矿安全 | Vol.47 No.8 | 中文核心 |
274 | 易自燃煤层高瓦斯工作面火区治理实践 | 赵亚明,宋双林,师吉林 | 煤矿安全 | 2016,47(9) | 中文核心 |
275 | 新疆弱粘煤自燃氧化特性试验研究 | 王坤,宋双林,师吉林,王大强,赵亚明,陈庆丰 | 煤矿安全 | 49 | 中文核心 |
276 | 采空区注氮流量对氮气扩散半径的影响研究 | 曹志刚,师吉林,张海洋,褚新龙,赵凯 | 矿业安全与环保 | 2019,46(5) | 中文核心 |
277 | 隔爆外壳压力试验参考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 陈凡东 | 煤矿安全 | 50 | 中文核心 |
278 | 复合惰性气体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 韩兵,杨宏伟,高宏,钱志良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279 | 不同围压下页岩三轴压缩声发射能量分布特性研究 | 韩兵,杨宏伟 | 煤炭科学技术 | 第47卷第4期 | 中文核心 |
280 | 西沟煤矿注CO2促抽煤层瓦斯模拟研究 | 韩兵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第15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281 | 近水平煤层瓦斯抽采钻孔自动膨胀快速封孔装置及应用 | 韩兵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282 | 易自燃特厚煤层开采矿井漏风分析与实测 | 师吉林,杨贵儒,张立魁,赵凯,褚新龙 | 煤矿安全 | 2019,50(11) | 中文核心 |
283 | 无煤柱开采条件下的易自燃煤层防灭火技术 | 张永明,王刚,陈宝义 | 煤矿安全 | 2018年第49卷第4期 | 中文核心 |
284 | 液氮防灭火技术在五虎山矿业公司中的应用 | 王刚,侯成恒,刘宝华 | 煤矿安全 | 2019年第50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285 | 基于皮托管原理的风速传感器 | 周海坤 | 煤矿安全 | 49(8): 99-101,105 | 中文核心 |
286 | 高并发煤矿安全监控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 周海坤 | 煤矿安全 | 49(6): 85-87,91 | 中文核心 |
287 | 矿用聚氨酯材料反应放热引发井下火灾机理的实验研究 | 徐叶,杜云峰,杜斌 | 矿业安全与环保 | 2019年02期 | 中文核心 |
288 | 煤低温氧化实验测试分析技术应用现状与展望 | 杜斌,梁运涛,王连聪,徐叶 | 煤矿安全 | 2017年8期 | 中文核心 |
289 | 复合采空区自燃“三带”范围确定方法 | 杜斌,艾兴 | 煤矿安全 | 2016年12期 | 中文核心 |
290 | 平行裂隙砂岩破坏和声发射特性数值研究 | 薛世鹏 | 煤矿安全 | 2019年50卷11期 | 中文核心 |
291 | “U+L”型通风工作面瓦斯抽采对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影响研究 | 艾兴 | 煤矿安全 | Vol.50 No.5 | 中文核心 |
292 | 弱黏煤氧化过程中的燃点及微观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 杨波,王坤,艾兴 | 煤矿安全 | Vol.49 No.9 | 中文核心 |
293 | 基液黏度对矿用水基泡沫起泡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杨波,陈宝义,艾兴,牛沛东 | 煤矿安全 | Vol.49 No.10 | 中文核心 |
294 | 监控与应急广播系统联动的实现 | 庄严,张伟杰 | 煤矿安全 | vol.49,no.1 | 中文核心 |
295 | 超深井厚煤层下山孤立煤体冲击机理研究 | 王高昂,朱斯陶,左二宁,杨光鹆,王保齐,周涛,孔震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296 | 接线空腔对隔爆型电动机爆炸压力的影响 | 陈凡东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10期 | 中文核心 |
297 | 环境温度对机车灯最高表面温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 梁博,陈凡东,陈硕鹏 | 煤矿安全 | 第50卷 第6期 | 中文核心 |
298 | 三软厚煤层错层位巷道布置相似模拟试验 | 樊志刚,王辉跃,曲晓明,任仲久,赵志研 | 煤矿安全 | VOL.49 NO.1 | 中文核心 |
299 | 高位抽放钻孔在保德煤矿81502工作面的应用 | 袁保发,陈永涛 | 煤炭工程 | 第49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300 | 保德煤矿刘家堰泵站瓦斯抽采泵选型研究 | 李健威,陈永涛,武晓民,付巍 | 煤炭工程 | 第49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301 | 基于循环自相关解调信号的采煤机齿轮传动故障诊断 | 温禄淳 | 煤矿机械 | 第40卷4期 | 中文核心 |
302 | 基于CAD/CAE的采煤机齿轮箱机械传动部件集成系统研究 | 温禄淳 | 煤矿机械 | 第40卷3期 | 中文核心 |
303 | 基于大气压力的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规律分析 | 王帅,王宏伟 | 煤矿安全 | 2018,49(01):190-193 | 中文核心 |
304 | 空气幕对巷道风流的隔断效应及在马堡矿的应用 | 孙亮 | 煤矿安全 | 50(8) | 中文核心 |
305 | 保安煤矿15103风巷冲击危险性预测 | 林海峰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12期 | 中文核心 |
306 | 基于瓦斯放散特性单因素的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研究 | 张开加,仇海生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307 | 松软煤层水力冲孔与二氧化碳爆破联合增透技术 | 张开加 | 煤炭工程 | 第50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308 | 褶曲构造内陷落柱形成机理及巷道支护技术 | 史苗壮,石永生,赵辉,张开加 | 煤炭科学技术 | 第47卷7期 | 中文核心 |
309 | 基于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过程的瓦斯含量测定方法探讨 | 张开加 | 煤矿安全 | 第49卷9期 | 中文核心 |
310 |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封闭火区治理 | 雷源,王志权,武腾飞,薛世鹏,徐利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311 | 保护层开采后回采区域防突效果分析 | 王志权,雷源,薛世鹏,徐利,王永敬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4期 | 中文核心 |
312 | 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 | 王志权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1期 | 中文核心 |
313 | 综放工作面采空区高位钻孔布置方法优选 | 王志权 | 煤矿安全 | 第47卷12期 | 中文核心 |
314 | 变质程度对煤样瓦斯解吸特征参数v1值的影响实验研究 | 马金魁,陈勇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9期 | 中文核心 |
315 | 坪上煤业瓦斯抽采系统优化 | 李宏,刘明举,马金魁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316 | 顶板定向长钻孔“以孔代巷”抽采瓦斯技术研究 | 王勇,马金魁 | 矿业安全与环保 | 第46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317 | 煤与瓦斯突出煤层CO2相变致裂增透技术试验研究 | 邹永洺 | 煤矿安全 | 49(3) | 中文核心 |
318 | 煤层瓦斯压力快速测定技术应用研究 | 邹永洺 | 煤矿安全 | 50(4) | 中文核心 |
319 | 基于水力割缝与二氧化碳致裂的煤层增透技术研究 | 邹永洺 | 煤炭科学技术 | 47(1) | 中文核心 |
320 | 基于示踪气体法的覆岩"竖三带"测定 | 邹永洺 | 煤矿安全 | 50(5) | 中文核心 |
321 | 变质程度对煤样瓦斯解吸特征参数 V1值的影响实验研究 | 马金魁,陈勇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9期 | 中文核心 |
322 | 基于落锤法的含瓦斯煤岩体强度试验研究 | 郭怀广 | 煤矿安全 | 第50卷8期 | 中文核心 |
323 | 软硬煤二元气体竞争吸附差异性研究 | 郭怀广 | 煤矿安全 | 第50卷7期 | 中文核心 |
324 | 保护层开采防突效果区域时空特征分析 | 郭怀广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第29卷3期 | 中文核心 |
325 | 上保护层开采防突效果区域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 郭怀广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4期 | 中文核心 |
326 | 水分对煤体物性参数影响试验研究 | 杨宏民,郭怀广,仇海生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第26卷第9期 | 中文核心 |
327 | 气相聚能压裂煤层的三维效应研究 | 孔祥义,赵红星,雷云 | 煤矿安全 | 50(7) | 中文核心 |
328 | 海藻酸钠阻燃剂防火性能的实验研究 | 张伟,马一龙,周罗杰,雷云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 26(3) | 中文核心 |
329 | 液态 CO2 相变致裂增透预抽瓦斯技术试验研究 | 韩颖,史晓辉,雷云,孙亮,郭杉 | 煤矿安全 | 48(10) | 中文核心 |
330 | CO2相变致裂本煤层增透技术研究 | 雷云,刘建军,张哨楠 | 工程地质学报 | 25(1) | 中文核心 |
331 | 煤矿井下灾区快速密闭技术及装备研究 | 姜文忠,肖长亮 | 煤炭科学技术 | 第 47卷第11 期 | 中文核心 |
332 | 矿用永磁调速装置调速机构性能研究 | 王雷,贾振元,朱明亮,张黎 | 工矿自动化 | 44(7):40-44 | 中文核心 |
333 | 大启动转矩磁力耦合器设计及优化 | 王雷,贾振元,刘昊 | 煤矿安全 | 49(10):117-120 | 中文核心 |
334 | 煤矿区智能化顶管掘进装备研制与应用 | 王雷,王冠雄,王新铭,王启明 | 煤炭科学技术 | 46(6):201-205 | 中文核心 |
335 | 矿用本安救援及安全生产巡检物联手表 | 张黎 | 煤矿安全 | 48(8):80-82 | 中文核心 |
336 | 永磁调速式煤矿区移动制冷装置 | 戴铭,张黎 | 煤矿安全 | 49(4):110-113 | 中文核心 |
337 | 煤矿岩巷顶管施工沿途阻力研究 | 王雷,张黎,王新铭,王冠雄 | 煤矿安全 | 48(8):32-35 | 中文核心 |
338 | 顶管式煤矿小断面巷道施工工艺中管材适用性研究 | 王雷 | 煤矿安全 | 47(8):65-68 | 中文核心 |
339 | 矿用制冷系统冷凝器冷却水阻力计算研究 | 王雷 | 煤炭工程 | 48(8):103-105,109 | 中文核心 |
340 | 井下泥水平衡顶管掘进装置泥水系统设计 | 王雷 | 煤矿安全 | 47(7):143-146 | 中文核心 |
341 | 矿用顶管掘进机顶进液压系统研究 | 王雷,李梁,张黎,王宇名 | 工矿自动化 | 43(6):1-5 | 中文核心 |
342 | 低透气性软煤层筛管护孔与CO2 相变致裂增透技术的联合应用 | 贾男 | 煤矿安全 | Vol.49 No.1 | 中文核心 |
343 | 一种煤矿钻机防水溅快接水辫 | 邰伟卫,杨琪琛 | 煤矿安全 | 2016.1 | 中文核心 |
344 | 炮掘扰动下瓦斯抽采孔护救促抽技术与应用 | 王春光 | 煤矿安全 | 2017年,48(11),148-151 | 中文核心 |
345 | 上分层遗留煤柱形成阶段和回收期间的应力演化规律 | 王春光 | 煤矿安全 | 2017年,48(1),36-40 | 中文核心 |
346 | 高位巷周期垮落分期排抽采空区瓦斯技术 | 王春光 | 煤矿安全 | 2016年,47(12),61-65 | 中文核心 |
347 | 下分层含煤柱回采工作面“四位一体”防突体系应用及评价 | 王春光 | 煤矿安全 | 2016年,47(10),126-129 | 中文核心 |
348 | 低含量超强开采工作面瓦斯异常涌出防治技术 | 王春光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2017,27(1),142-147 | 中文核心 |
349 | 基于TDLAS的矿用激光甲烷传感器设计 | 刘鹏,王洋洋 |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 2019年第7期 | 中文核心 |
350 | 煤矿井下深孔定向钻进瓦斯抽采技术及应用 | 马小敏 | 工矿自动化 | 45 | 中文核心 |
351 | 超长工作面CO2相变致裂分区增透高效抽采技术试验研究 | 马小敏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15 | 中文核心 |
352 | 液态CO2相变致裂影响有效抽采半径试验研究 | 马小敏 | 煤炭科学技术 | 47 | 中文核心 |
353 | 诱导应力场对井下多孔压裂缝网形成的导控作用研究 | 王耀锋,薛伟超,李艳增,许幸福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11期 | 中文核心 |
354 |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面"远场"瓦斯治理技术研究 | 孙珍平,李杰 | 煤炭工程 | 2018年第50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355 | 地面L型钻孔在大采高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工作中的探索 | 李杰,孙珍平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2017年第13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356 | 基于立方插值法及示踪技术的工作面漏风区域划分研究 | 李杰 | 煤矿安全 | 2019年第50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357 | 基于钻孔摄像及示踪技术的上部远距离采空区有害气体下泄验证方法 | 李杰 | 煤矿安全 | 2019年第50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358 |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地面钻孔抽采治理瓦斯技术 | 李杰 | 煤炭科学技术 | 2019年第47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359 | 综放条件下采空区瓦斯与氮气置换技术研究与应用 | 李杰 | 煤炭工程 | 2019年第51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360 | 基于带式输送机的运输巷快速密闭装置 | 丁维国 | 煤矿安全 | 2019年第50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361 | 潘一东煤矿煤层气智能抽采监控装备 | 黄鹤 | 煤矿安全 | 2018,49(10),106-109 | 中文核心 |
362 | 井下压风定点快速取样装置 | 黄鹤 | 2016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 | 2016年,19-24 | 中文核心 |
363 | 矿用井下气相色谱仪的研制 | 张军杰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364 | 低透气性煤层致裂技术应用与展望 | 李守国,姜文忠,贾宝山,聂荣山 | 煤炭科学技术 | 2017年45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365 | 深部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 薛伟超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1期 | 中文核心 |
366 | 基于ARM的煤矿监控分站IAP远程升级技术 | 丁远,刘鹏,邹德东,宁亮,毛红民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367 | 矿用磁力耦合器潜在点燃源分析 | 祝钊 | 煤矿安全 | 49(1) | 中文核心 |
368 | 大孔径套管钻进一次性成孔技术及装置 | 祝钊 | 煤矿安全 | 50(4) | 中文核心 |
369 | 强突出厚煤层高效安全开采技术研究 | 王春光,苏伟伟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370 | 近距离煤岩独巷同向递进快速消突技术 | 苏伟伟,王春光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4期 | 中文核心 |
371 | 瓦斯赋存主控因素对突出煤层开采的影响效应 | 田富超,苏伟伟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372 | 近距离下邻近煤层群开采采空区瓦斯治理技术 | 苏伟伟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第28卷第12期 | 中文核心 |
373 | 变径高位钻孔“分段叠抽”采空区瓦斯技术 | 苏伟伟,田野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12期 | 中文核心 |
374 | 易自燃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防灭火体系 | 苏伟伟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1期 | 中文核心 |
375 | 石门揭煤区液态CO2致裂增透加速消突技术 | 苏伟伟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376 | 马道头矿3-5号复合煤层分区防灭火技术 | 苏伟伟,邹永洺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377 | 冲击地压煤层高位钻孔抽采参数优化研究 | 许幸福,薛伟超,李艳增,王依磊,王同友,王海宾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4期 | 中文核心 |
378 | 基于FLUENT的三维旋转射流流场分析及喷头结构优化 | 许幸福,李艳增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379 | 负压对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 | 张槐森,秦玉金,苏伟伟 | 煤矿安全 | 第50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380 | 工作面受自燃火灾威胁程度评价方法 | 师吉林,杨波,贺明新,张卫亮,孙维丽 | 煤矿安全 | 2017,48(9) | 中文核心 |
381 | 深部煤层单段 /多段水力压裂增透效果对比 | 张春华,张勇志,李江涛,李腾达 | 煤炭科学技术 | 第 45 卷第 6 期 | 中文核心 |
382 | 点式水力压裂装置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 梁文勖,李江涛,马文伟,薛彦平 | 煤炭科学技术 | 第 45 卷第 4 期 | 中文核心 |
383 | 燃烧温度对两淮烟煤中汞含量与赋存形态的影响 | 王德高,李江涛,梁文勖 | 煤矿安全 | 第 49 卷 第 9 期 | 中文核心 |
384 | 煤钻屑瓦斯解吸指标Δh2 自动测定系统设计 | 马文伟,李江涛,梁文勖 | 工矿自动化 | 第45卷 第2期 | 中文核心 |
385 | 采煤塌陷区周边土壤典型重金属元素调查与评价 | 王德高,李江涛,梁文勖 | 煤炭科学技术 | 第 47 卷第 2 期 | 中文核心 |
386 | 屯兰矿区含瓦斯煤微结构定量表征 | 李江涛,梁文勖,贺志宏 | 东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第40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387 | 西山矿区煤中有机碳同位素特征与其成熟度之间的联系 | 李江涛 | 煤矿安全 | 第 49 卷 第 11 期 | 中文核心 |
388 | 基于液氮吸附法的淮南煤田晚石炭世太原组灰岩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 李江涛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389 | “U+L”型通风超长工作面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分布规律研究 | 李江涛 | 煤矿安全 | 第49卷 第10期 | 中文核心 |
390 | 近直立煤层短壁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注氮流量与自燃“三带”分布关系 | 师吉林,赵凯,赵斌,孙维丽,王坤 | 煤矿安全 | 2019年03期 | 中文核心 |
391 | 防爆密闭门的有限元分析 | 肖长亮,丁维国,王喆 | 煤矿机械 | 2019年第40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392 | 煤矿井下快速密闭装置的门体结构研究 | 肖长亮,周二元,翟建斌,张智臣 | 煤矿机械 | 2019第40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393 | 煤矿火区远程控制快速隔离密闭装置 | 丁维国 | 煤矿安全 | 2019年第50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394 | 受限空间N2对CH4最大爆炸压力的影响实验与模拟研究 | 贾宝山,肖明慧,王连聪,李守国 | 矿业安全与环保 | 45(2) | 中文核心 |
395 | 我国矿井热动力灾害理论研究进展与展望 | 王连聪,梁运涛,罗海珠 | 煤炭科学技术 | 46(7) | 中文核心 |
396 | 石圪台煤矿采空区气体异常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 | 何帅印,王创业,邢真强,王珑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397 | 均压技术治理神东矿区低氧问题的效果分析 | 宋元喜,鹿文勇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S1期 | 中文核心 |
398 | 近距离煤层群超大采空区注浆防灭火技术及其应用 | 吕英华,王伟,陈明浩,陈纪兵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S1期 | 中文核心 |
399 | 深部环境煤的瓦斯吸附规律研究 | 李奇,秦玉金 | 工业安全与环保 | 2018 年第44 卷第8 期 | 中文核心 |
400 | 长周期回撤工作面防灭火技术 | 陈庆丰,吴玉海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1期 | 中文核心 |
401 | 二元冰浆流体中冰晶生成特性研究 | 白银,王长彬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1期 | 中文核心 |
402 | 极近距离复合采空区三维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研究 | 崔杰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403 | 工作面低氧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 | 鹿文勇,王伟,陈洋 | 煤矿安全 | 第49卷第1期 | 中文核心 |
404 | 基于Abaqus的矿井提升机动力学有限元分析 | 洪玉玲 | 煤矿机械 | 2018年6期 | 中文核心 |
405 | 基于Abaqus的矿用电机振动有限元分析 | 洪玉玲 | 露天采矿技术 | 2018年1期 | 中文核心 |
406 | 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方法改进 | 孙维丽,曲宝,李东发,赵亚明 | 煤矿安全 | 2017,48(8) | 中文核心 |
407 | 煤矿灾害气体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量方法 | 王连聪 | 煤矿安全 | 48(3) | 中文核心 |
408 | 深井特厚煤层短壁工作面快速回采条件下瓦斯防治技术 | 唐辉 | 矿业安全与环保 | 第44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409 | 近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 唐辉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410 | 近距离煤层群开采高位遗煤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 唐辉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411 | 高瓦斯极近距离煤层群复合采空区自然发火动态闭环防控技术 | 刘志忠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8期 | 中文核心 |
412 | 瞬时法测量氡气在小窑隐蔽火源探测中的应用 | 刘志忠,王伟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7期 | 中文核心 |
413 | 补连塔煤矿22307工作面疏放水期间火灾防治技术 | 李鹏,秦清河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414 |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 | 马洪涛,孙秉成,王坤,宋双林,师吉林 | 煤矿安全 | 第48卷第10期 | 中文核心 |
415 | 有效提高KJF2000N巡检效率方案设计 | 周海坤 | 煤矿安全 | 2017,48(9):104-106 | 中文核心 |
416 | 高瓦斯沿空留巷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数值模拟 | 王银辉,艾兴,赵涛,张永明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第13卷第4期 | 中文核心 |
417 | 综放工作面回撤期间火灾防治技术 | 陈庆丰,宋双林,赵凯,褚新龙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11期 | 中文核心 |
418 | 瓦斯抽采下采空区自然发火监测分析 | 宋志刚,张永明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11期 | 中文核心 |
419 | 沿空留巷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技术 | 王伟,鹿文勇,陈洋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4期 | 中文核心 |
420 | 变压吸附塔内CH4变压浓度梯度变化规律研究 | 于贵生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421 | 基于N2和CH4分离的低浓度煤层气两级浓缩技术 | 于贵生 | 煤矿安全 | 第47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422 | 新型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测定钻杆研究 | 邹永洺,张占存 | 煤矿安全 | 47(3) | 中文核心 |
423 | 矿井瓦斯抽采管道安全防护装置控制系统设计 | 白雪 | 煤矿机电 | 41(6) | 中文核心 |
424 | The preparation of coal based graphe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rhermal conductivity | 马文伟 | Advanced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igy | 第2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425 | 煤与瓦斯突出预警在线综合系统的开发研究 | 李松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 2020.4 | 中文核心 |
426 | 无轨胶轮车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的强度与模态分析 | 陈凡东 | 煤矿机电 | 第41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427 | 无轨胶轮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磁场优化设计 | 陈凡东 | 煤矿机电 | 第41卷第1期 | 中文核心 |
428 | 矿用红外热像仪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研究 | 王东 | 仪器仪表用户 | 总第184期第27卷 | 中文核心 |
429 | 环境温度对数码电子雷管延期时间的影响研究 | 吴国群 | 煤矿爆破 | 2020年第一期 | 中文核心 |
430 | CAN通讯技术在煤矿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 刘鹏,丁远,王成龙,崔海生 | 煤矿安全与环保 | 第2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431 | 煤矿监控系统中抗电磁干扰技术的应用 | 刘鹏 | 煤矿安全与环保 | 第2卷第1期 | 中文核心 |
432 | 煤矿大型电机故障预警装置的设计 | 陈露,赫广杰 | 设备管理与维修 | 2020年05期总第471期 | 中文核心 |
433 | CXG350 型磁选管结构优化及数值模拟研究 | 孙娜 |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 总第253期 | 中文核心 |
434 | 切槽式锁紧联轴器的力学特性分析 | 朱明亮 | 造纸装备及材料 | 2020年第3期 | 中文核心 |
435 | 超声波除尘技术在煤矿领域的应用 | 朱明亮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 2020年第6期 | 中文核心 |
436 | 基于永磁涡流技术的离心泵调速系统节能分析 | 朱明亮 | 工程技术研究 | 2020年第7期 | 中文核心 |
437 | 工程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李延富 | 防护工程 | 2019年第19期 | 中文核心 |
438 |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new type and normally open hydraulic chuck | 李延富 | Contro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 Volume 4 Issue 1 | 中文核心 |
439 | 矿井瞬变电磁定点三维立体超前探测技术 | 李健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 2020第四期 | 中文核心 |
440 | 矿井下5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 | 陈江,王永敬 | 煤炭科技 | 43070 | 中文核心 |
441 | 浅埋深近距离煤层采空区预防性注浆防灭火技术 | 陈明浩,艾兴,石银斌 | 煤炭安全/绿色开采灾害防治新技术——2016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 | 无 | 中文核心 |
442 | 煤矿火灾防治技术发展历程及展望 | 艾兴 | 煤炭安全/绿色开采灾害防治新技术——2016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 | 无 | 中文核心 |
443 | 沿空留巷技术在盖州煤业9煤的应用 | 王凯,李鹏 | 煤炭科技 | 2019年第四期 | 中文核心 |
444 | 不同工艺生产膨化硝铵炸药爆炸后有毒气体含量的测定研究 | 牟立茁,吴国群,封峰,张春雨,郑锋 | 煤矿爆破 | 2018年第5期 | 中文核心 |
445 | 用二种不同测试材料对现场混装多孔粒铵油炸药爆速测定研究 | 吴国群 | 煤矿爆破 | 2018年第2期 | 中文核心 |
446 | 二氧化碳致裂器安全度试验测定 | 吴国群 | 煤矿爆破 | 2016年第6期 | 中文核心 |
447 | ZnO/CeO2复合纳米材料的Rietveld全谱拟合物相表征 | 吴限,徐维泽,张宇佳,马诚,李丽华,张金生 |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 第30卷第1期 | 中文核心 |
448 | 煤矿灾害气体的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装备研究 | 王连聪,梁运涛,罗海珠,艾兴,刘明智 | 煤炭安全/绿色开采灾害防治新技术 | 2016(116) | 中文核心 |
449 | 矿用固封式真空断路器永磁机构特性仿真 | 张红奎,朱剑锋 | 辽宁省电机工程学会2016年度获奖论文集 | 第2册 | 中文核心 |
450 | 双向DC/DC变换器的建模及多项式控制器设计 | 朱剑锋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 第3期 | 中文核心 |
451 | 单侧采空工作面覆岩空间裂隙瓦斯涌出规律研究 | 杨宏伟,高宏,钱志良 | 煤炭安全/绿色开采灾害防治新技术-2016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 | 2016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 | 中文核心 |
452 | 激光感知技术在煤炭绿色环保领域的应用 | 周海坤,宁亮 | 煤炭安全/绿色开采灾害防治新技术——2016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 | 2016 | 中文核心 |
453 | 中国煤矿火灾区域分布特点及事故特征分析 | 艾兴 | 2018第四届煤炭科技创新高峰论坛论文集 | 无 | 中文核心 |
454 | 近距离煤层开采自然发火治理技术研究 | 王帅,王刚,唐辉 | 2016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 | 2016,144-148 | 中文核心 |
455 | 煤矿机电技术一体化应用研究 | 王新铭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 83,85 | 中文核心 |
456 | 煤层瓦斯参数快速测定技术及装备研究 | 邹永洺,张占存,刘明智 | 煤炭安全/ 绿色开采灾害防治新技术——2016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 | 无 | 中文核心 |
457 | 矿山电力保护装置的数据处理与通信系统分析与实现 | 张黎 | 工程技术研究 | 7 | 中文核心 |
458 | 基于PLC的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的研究 | 张黎 |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 169171 | 中文核心 |
459 | 矿用梭车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 | 陈露 | 煤矿机电 | 总第215期 | 中文核心 |
460 | 工作面受采空区自燃威胁程度评价方法 | 孙维丽,师吉林 | 煤炭安全/ 绿色开采灾害防治新技术—2016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 | 无 | 中文核心 |
461 | 影响二氧化碳致裂器起爆可靠性因素分析 | 陈晨,吴国群,王铭锋,张亮 | 煤矿爆破 | 2017年04期 | 中文核心 |
462 | 气水可切换式深孔定点快速取样装置在西马煤矿的应用 | 黄鹤,袁勇猛,张东旭 | 煤矿安全 | 2021,52(8):123-127. | 中文核心 |
463 | 我国煤矿安全标准统计分析 | 陈煜朋,秦玉金,任少魁,刘恩会 | 煤矿安全 | 52(4) | 中文核心 |
464 | 煤的孔隙分布特征研究理论与方法综述 | 陈煜朋,姜文忠,秦玉金,苏伟伟 | 煤矿安全 | 52(3) | 中文核心 |
465 | 新型瓦斯抽采钻孔保压封孔技术 | 王帅 | 煤矿安全 | 2021,52(7) | 中文核心 |
466 | 深部动力灾害诱发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郭怀广,朱立凯 | 煤炭科学技术 | 第49卷第5期 | 中文核心 |
467 | 水分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瓦斯放散初速度的影响研究 | 秦兴林 | 安全与环境学报 | 2021第21卷第3期 | 中文核心 |
468 | 主通风机在线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 赫广杰 | 煤矿机械 | 第42卷 第6期 | 中文核心 |
469 | 一种用于矿用呼吸器的氢氧化钙质效检验系统 | 张伟杰,张智臣,刘强 | 煤矿安全 | 第 52 卷 第 2 期 | 中文核心 |
470 | 低透气性煤层多组分酸化压裂增透技术研究 | 贾男 | 矿业安全与环保 | Vol. 48 No.3 | 中文核心 |
471 | 依兰第三煤矿煤与煤层气协调开发模式 | 黄鹤 | 中国煤层气 | 2021,18(02) | 中文核心 |
472 | 煤矿水环真空泵自动除垢装置设计与应用 | 白雪 | 煤矿机械 | 42(4) | 中文核心 |
473 | 基于开关电源恒流调节的智能电源管理系统 | 邹德东 | 煤矿安全 | 第52卷第6期 | 中文核心 |
474 | 煤矿用顶管掘进机半物理仿真系统 | 白雪 | 煤矿机械 | 42(2) | 中文核心 |
475 | 新景矿佛洼泵站水垢综合治理技术 | 白雪 | 煤矿安全 | 52(3) | 中文核心 |
476 | 深孔断顶爆破导致的煤层CO气体涌出规律 | 孙维丽,杨贵儒,黄涛 | 煤矿安全 | Vol.52 No.4 Apr. 2021 | 中文核心 |
477 | 低变质煤种煤自燃过程中生成CO的氧化中间官能团分析 | 孙维丽,师吉林,张海洋,赵亚明,王坤,陈庆丰 | 煤矿安全 | Vol.52 No.3 Mar. 2021 | 中文核心 |
478 | 低变质煤种CO 吸收剂优选试验研究 | 孙维丽,师吉林,张海洋,赵亚明,王坤,陈庆丰 | 煤矿安全 | Vol.52 No.2 Feb. 2021 | 中文核心 |
479 | 顺层长钻孔多缝槽控制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 | 薛伟超,李艳增,齐黎明,仇海生,季淮君 | 煤矿安全 | 第52卷第4期 | 中文核心 |
480 |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多线程双数据缓存数据处理技术 | 丁远 | 煤矿安全 | 2021,52(4) | 中文核心 |
481 | 近距离煤层群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优选措施 | 薛彦平 | 工矿自动化 | 第47卷第2期 | 中文核心 |
482 | 基于低温氮吸附法的酸化煤样孔隙分形特征研究 | 贾男 | 煤矿安全 | Vol.52 No.1 | 中文核心 |
483 | U L 通风下采空区漏风规律及气体体积分数分布研究 | 贾男 | 煤矿安全 | Vol.52 No.2 | 中文核心 |
484 | 矿用干式除尘器及其智能化 | 张顺,戴逶迤 | 煤矿机械 | 第42卷第1期 | 中文核心 |
485 | 甲烷气体检测技术及其在煤矿中的应用 | 梁运涛,陈成锋*,田富超,王敬燕 | 煤炭科学技术 | 2021,49(4):40-48 | 中文核心 |